记得上班第一年,我留在项目部“看家”,那一年的新年是充满油味的。项目领导节前对几位留守的同事进行了分工,我的任务是看守“三集中”,和我一起搭档的是一位姓沈的老铁道兵。老沈从业三十多年,在项目过年早已习以为常,我没有经验,便跟着他有样学样。
早晨,老沈和我都会绕着“三集中”走一圈,检查墙上的铁网有没有被破坏,看看新浇筑的预制梁有没有变形,之后老沈就会隔三岔五地对院子里的装载机、叉车和龙门吊进行保养,不弄得满身机油味决不罢休。闲谈中我得知,老沈干过测量员、电工,但时间最长的是司机,工地上的大型机械他基本都会开,也能修好小故障,这都是他在青藏铁路养成的好习惯。“那时候,最近的修理工都有100多公里。跑一趟耽误时间不说,费用也很贵。遇到大雪、风暴,机械就是大家的生命,可得维护好喽。”老沈时常感叹,“吃过青藏线的苦,所有事都不算苦”。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当提到铁道兵,我总会想起他那黑到发亮的工具箱、满是油污的手套,还有那浓浓的机油味儿。
有一年临近春节,我到公司一个交通维养项目出差,意外地给那年的春年镀上了一层“羊味儿”。那个项目位于山东聊城,负责几段高速的维修养护,我特意在节前过去,计划采写他们节日期间守护高速畅通的事迹。事情本来很顺利,可就在驱车返回项目部的路上,项目经理被告知前方有一辆载着羊群的大车行驶途中因意外状况被迫减速,后斗在惯性的作用下打开,一群羊纷纷下车奔赴“自由”……我们赶紧过去,到了现场才发现,高速上到处都是“咩咩”的叫声,同事们正在围追堵截,大家立即下车帮忙,连拽带抱地把羊重新装车,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路面理清。项目经理告诉我,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和动物打交道,曾经还有过高速赶猪、高速牵牛的经历……
其实,不管是何种味道,都是生活的味道、经历的味道。他们或来自情理之中,或来自意料之外,但毫无疑问都丰富了阅历、积淀了回忆。相信,随着工作的开展,我还会与其他“年的味道”在未来不期而遇。(李金雨)